在临港新片区,数据正以奇妙的方式“动”起来:滴水湖AI创新港入驻企业临科智华的工程师对着屏幕上车辆在海外行驶的画面标注车道、红绿灯等信息,这些数据将助力中国车企的自动驾驶系统“看懂”当地规则;一旁的实验室里,AI根据当地养猪场采集回传的数据打分、形成模型,快速判断猪何时能出栏;而在不远处的临数文化公司内,工程师正用AI技术将意大利名画中的元素提炼成可触摸、可漫游的三维世界……这些场景,勾勒出临港新片区数据产业最鲜活的模样:数据既是各行各业的“新原料”,也是连接全球的桥梁,正悄然塑造着汽车、农业乃至艺术的未来。
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进程加速,国际数据产业迎来全球性布局调整与需求爆发,海外市场数据处理需求持续旺盛。乘“数”而上,临港新片区依托数据跨境流通试点的制度优势,支持企业探索开展“来数加工”新业务。目前,新片区已集合20多家相关企业,一条围绕数据处理、加工与应用的产业链正加速形成。
数据跨境流动让文化遗产动起来
滴水湖畔,达·芬奇、拉斐尔等文艺复兴大师的画作正在经历“数字重生”:通过临港搭建的数据跨境传输通道,临数文化的工程师对来自意大利机构的数字藏品进行复原加工,重构三维空间。戴上VR眼镜,观众就能走进画中游览和互动。
“这曾是不可想象的旅程,文化出海的最大难点不是技术,而是IP安全。”临数文化创始人廖庆华介绍,意大利合作方拥有70年间积累的350万件数字藏品,受限于海外数据法规和高昂运营成本,数字藏品长期“压箱底”。而临港的制度创新提供了新方案——在限定区域内合规地加工、运营数据内容,完成加工后再通过专线传回意大利。“第一期作品的开发周期为2至3个月,不仅让画动起来,也可以用作数字教材。”
“做文化遗产的数字加工,IP数据、可信的加工环境、算力和有创意的开发者几方面缺一不可。”在廖庆华看来,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在产能、技术等方面都处在全球领先地位,临港拥有的算力资源和高校人才优势,有助于企业开展“来数加工”业务,进一步为海外IP做内容开发。
数据流动的制度红利正在激活更广阔的文化版图。临数文化与马来西亚、老挝等东盟国家展开合作,采集当地世界文化遗产的实景数据,加工形成数字内容。
从“来数加工”到赋能产业升级
中国车企征战全球的过程中,国内跑出来的自动驾驶数据难以匹配国外道路实际,而海外路测数据出境受到限制,模型训练成了难题。临港探索的数据跨境流动试点成了破局之道,数据过境不入境,临科智华得以合法合规开展数据加工业务。
“我们在临港办公室通过专线对接海外IDC机房,相当于组成局域网,对海外数据进行清洗、分类、标注等,把精加工的数据喂给AI,训练出更理解当地法规和道路场景的自动驾驶大模型。”项目中心负责人林云源说。
以数据处理为支点,临科智华不断提升“来数加工”的技术含量,形成模型训练、智能体开发、超算中心建设等一整套解决方案,撬动千行百业创新变革。
数据加持,养殖、纺织等传统行业也焕发新生。继AI养猪后,江苏一家绢纺厂找到临科智华,提出能否用AI替代最辛苦的纱线生产前道工序。“工厂面临人才断层,最年轻的师傅已经45岁了,如果不去改造这个行业,可能就会从国内消失。”工厂老板的话打动了工程师们,团队对海量操作视频进行数据分析和标注,模型训练“复刻”老师傅的巧劲。如今,机械臂已代替工人更高效完成“抽丝剥茧”这项工作,不仅化解了招工难,也助力这个传统工厂升级为“黑灯工厂”。
“懂模型”的临科智华,也在深度思考的“思维链”环节下功夫,开发数据预标注系统,整合行业专家力量,助力大模型训练事半功倍。林云源介绍,他们开发的数学思维链CoT数据解决方案,采用AI精标与人工精校协同模式,使逻辑推理正确率超99%,“就像教孩子做算术,不仅给答案,更要告诉他为什么这么算”。在前不久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该解决方案获得语料数据智能创意大赛三等奖。
打造数据出海的“超级跳板”
探路数据跨境流动,临港新片区率先出台全国首批字段级的一般数据清单,形成“操作指引明路径+负面清单划禁区”的实施路径。“场景化字段级清单的制度创新破解了数据‘出不去、不敢出’的难题。”安永中国经济咨询业务合伙人余泠对此总结说。
跑通数据高速公路只是第一步,新片区要打造数据出海的“超级跳板”。就在上周,新片区启动国际数据加工枢纽建设,发布《临港新片区国际数据加工枢纽建设方案》,着力发展来数加工、数字文化出海、数字化服务能力出海、跨境直播电商等重点产业方向,打造国际数据经济产业集群。
为什么是临港?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数据处四级调研员王亮告诉记者,海外市场数据处理需求持续旺盛,欧美数据服务业加速向成本更优、配套更全的地区转移外包,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数据中心资源趋于饱和,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成本虽低,却面临高质量数据服务能力不足的短板。“抢抓数字化能力成熟、人力成本合理、算力与通信基础设施全球领先等优势,临港力争建设成为国际数据互联互通与开展数字贸易的首选之地、国家服务数字企业‘走出去’的核心枢纽和引领数据跨境流动国际合作的前沿阵地。”
新片区还推出25项企业出海数字服务,例如:开展国际数据专线园区“团购”模式,助力企业减少一个月左右的专线申请时间与80%的专线资费;为企业提供灵活优质低成本的算力服务,配套最高1000万元资金补贴,等等。
这些政策对于从事数据创新业务的中小企业来说可谓及时雨。从事海外广告创意“来数加工”的上海君跃胜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心宇坦言,试点初期数据量小,国际数据专线“团购”政策能帮企业节省资金,缓解起步压力,临港高校的人才资源也为企业解后顾之忧。目前,该企业已在越南、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5国开展试点,完成3个月测试并交付两期多语种数据。
余泠建议,在拓展数据场景的基础上推进与DEPA的模块化对接,推广临港方案,提升中国在数字贸易治理中的话语权。同时,拓展数字服务场景、升级业务层级,探索加工价值分层计税、数据加工成果资产化等业务。
盈亚配资-配资股票门户网-互联网配资平台-国内最靠谱的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