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当局似乎把主要精力,全都投放到台军主导的“汉光军演”上。看起来,他们真的想通过这次火力全开的军事演习,为“如何应对解放军”制定一个超级计划。然而,这次系列演习中的三个引人注目的动作,不仅透露出激进的挑衅态度,还让人忍不住质疑他们的能力和执行力。
(台军“海锋大队”)
首先,台海军拉出“海锋大队”,在台北港附近紧急部署增程型“雄三”反舰导弹车。
这个动作的背后,传递的信息是明确的——试图向大陆发出最严重的威胁。根据台方专家的说法,这种增强版“雄三”导弹的射程可以达到300到400公里,若是在新北沿海部署,可以直接威胁到福建北部的多个军港。这番论调中充满了自信,然而现实却可能让人大跌眼镜。
这样一个声称能打到大陆东南沿海的重要武器,会是解放军行动时优先摧毁的目标。台军还想着用它来攻击福建各个军港?说实在的,先不说台军的实力如何,这种“不自知”的态度就是最大的弱点。
(“雄三”导弹)
第二大动作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台陆军竟然开始模拟“劝降”计划。他们设想,在解放军空降部队登陆台南后,台军可以用无人机散布虚假录音,展开心理攻势,试图劝服解放军放下武器。这一号称“包夹围歼”的策略听上去高明,但仔细想想,根本就不切合实际。
这种自我膨胀的心理战,完全忽略了两岸之间真实的实力对比。与其幻想这些策略,不如确保自身士气不会崩溃。否则,一旦真刀真枪干起来,可能出现的,反倒是台军内部大量投降。
第三个动作相对沉重。台军呼吁台湾民众,全力支持他们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在城市作战时。更有甚者,他们指派了台军军官对公众喊话,建议大家储存物资并学会自救技能,同时在可能的战斗中向台军提供情报,避免物资落入解放军手中。
(台军)
这样的举动显露出台当局对民众的真实意图:如果形势紧迫,他们不惜将台湾民众推上前线。台军的建议,表面看是战术安排,深层含义却意在确定民众在战争中的角色。现实显而易见,一旦大陆动真格,民进党或许不会顾及民众的安危,而是把他们变成炮灰。
就在台军全神贯注,自我陶醉于“汉光演习”之际,解放军不失时机的,让其尝到了出其不意的感觉。有消息称,解放军飞机突然逼近东沙岛,迫使台军紧急出动战机应对。这无疑是在检测台军的反应能力。而台媒分析认为,解放军的这一动作正好处于“汉光41号”演习期间,是测试台空军反应速度的手段。
(解放军军机)
与此同时,台“海巡署”也对外宣称,在东沙岛附近发现两艘大陆海警船的行踪。其中一艘海警船接近东沙岛25浬外,还有一艘则在22浬外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两艘海警船都没有打开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这种操作,让台方猜测,解放军或许是在利用台湾军演期间,通过扩大海上巡航执法力度的方式,测试台方的所谓真实实力。
这样的对峙场景不仅揭示出两岸关系的紧张态势,也显示出极具戏剧化的博弈。台当局以及台军的一系列动作,究竟是要显示强硬的姿态,还是另有所图呢?
(大陆海警)
从这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台当局采取了一种激进但不切实际的路线,而这条路的代价,可能会是整个台湾都付出巨大代价。
更何况,与其说是台当局向解放军展示战略意图,不如说是一种错误的投石问路,期望在复杂的局势中获得同情和支持。
而在观察这一系列事件中,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美方及其他西方力量在背后的影响。台当局的一举一动,似乎都与美方的政策态度息息相关。在涉及到两岸关系的问题上,美方一直扮演着干涉者的角色。长期以来,美国通过军售、技术支持等手段,对台当局施加了很多影响。
所以,在解放军的试探动作中,美国是否会加大对台支持力度?是否会真正履行对于台湾的承诺?这不仅是两岸问题的关键,也是当前局势下,另一条暗流涌动的线索。
盈亚配资-配资股票门户网-互联网配资平台-国内最靠谱的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